【“笃研”读书会】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举行“笃研读书会”第四十四期活动

日期:2022-05-17 作者: 点击:[

2022年5月14日晚,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笃研”读书会第四十四期交流活动在大学生活动中心602室举行。来自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三十多位师生参加了此次读书会。基于让大家学习“如何撰写论文、如何修改论文、如何发表论文”的初心,“笃研读书会”尝试举办三期“论文分享会”,采取轮流分享的原则,让已发表论文的同学依次分享论文写作的心得体会,以便让大家在论文写作方面有所提升。

本次读书会为“论文分享会”第一期。本次读书会的四篇阅读材料分别是《国家身份与欧亚地区抗争政治的变奏》(周明、李嘉伟,载《外交评论》,2021年第3期,第101-131页);《美国数字基建的现状与挑战》(陈小鼎、李珊,载《现代国际关系》,2021年第10期,第46-54页);《东盟国家太空政策探析》(任明哲,载《东南亚研究》,2021年第4期,第19-38页)和《美国在阿富汗何以穷途末路》(朱永彪、王俊超,载《光明日报》,2021年8月)。

首先,本次读书会的主持人刘睿扬对论文分享会的主题和文章内容做了简要的介绍。《国家身份与欧亚地区抗争政治的变奏》主要通过对本世纪初发生“颜色革命”的三个欧亚国家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进行比较分析,讨论了国家身份与欧亚地区抗争政治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抗争政治现象本身以及相关国家的政治发展具备一定的学理价值和现实意义。《美国数字基建的现状与挑战》主要分析了美国数字基建政策的现状、特点、困境,进而讨论了美国数字基建的经验教训对我国新基建的启示。《东盟国家太空政策探析》主要讲述了东盟国家太空政策的动因、特点、进展、困境、影响,进而分析了中国和东盟开展太空合作的前景。《美国在阿富汗何以穷途末路》主要讲述了美国20年的阿富汗战争以及“民主实验”,既没有实现其既定的战略目标,也没有为阿富汗带来和平与稳定,留下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展现了美国“始乱终弃式”民主输出彻头彻尾的失败。

首先,李嘉伟分享了论文写作的思路以及投稿的艰难历程。《国家身份与欧亚地区抗争政治的变奏》经历了拒稿、大改、几乎重写的过程后,终于在《外交评论》上得以发表。与会同学就刊物类型及投稿程序等进行了提问。李嘉伟认为,《外交评论》杂志更加注重文章所蕴含的厚重历史感及其清晰的历史脉络,由此给非问题导向型文章留出一定的空间,建议大家可以积极尝试。

随后,李珊从思路、投稿、反思三个方面分享了《美国数字基建的现状与挑战》的写作经验。她认为,论文需要遵循研究设计先行的原则,这是文章能否成为好文章的基础;论文题目的拟定也需慎重,要给人眼前一亮之感。另一方面,在投稿过程中,要注意按照期刊的要求调整论文的结构和篇幅;积极与编辑沟通,明确编辑的要求;在收到反馈意见后,需认真严格修改。除此之外,以她的第二篇文章《穿着铠甲的大国——美国公共政策的安全化》为例,她认为论文的写作之间存在一定的延续性,写完第一篇后要从未解决的问题反思如何进行下一步的写作。与会师生就此篇文章选题动机、数据渠道、信息处理、研究设计写作、文章细节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提问与讨论,李珊也一一进行了解答。

接着,任明哲分享了《东盟国家太空政策探析》的写作心得。首先,他强调了兴趣与热爱的重要性,对于自己的研究问题,兴趣往往是夜以继日地写作背后的第一驱动力。除此之外,他建议大家要多对好文章进行写作范式、语句的模仿借鉴;多对拟投稿期刊发文偏好及类型进行研究揣摩;多对文章的格式严格要求自己、精益求精。并且,他提供了一系列太空领域与国际政治结合的新议题,拓展了同学们的选题视野与写作思路。与会师生就会议文章与期刊文章之间的区别、东盟国家作为整体还是具体分析等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疑问,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最后,王俊超分享了时政评论型文章写作以及《光明日报》投稿的经验。与上述三篇描述性文章不同,时政评论型文章看重选题的敏感性和时效性,所以选题必须要简洁,最好遵循“短平快”的原则。在语言方面,也要区别于学术期刊的文章——报纸类文章主要是面向大众,要求文字严肃活泼、鲜活有力又通俗易懂。不仅如此,数据方面也是这类文章严格要求的。虽然不要求具体的引用,但数据必须准确和详实,数据来源最好是政府及国际组织官方发布的报告等。与会师生对发表“四报一刊”的渠道、学理性文章与此类文章的方向转化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和看法。

在整个论文分享会的过程中,四位分享者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导师的重要性,在整个漫长的写作—投稿—发表过程中,导师一路的帮助与提携、鼓励与指导让分享者受益良多。除此之外,论文的成功发表离不开笔耕不辍的自律习惯。在写作论文时,给自己设置期限、加强自我期许从而更好捕捉灵感等几乎是每位分享者写作必经的过程。最后,拥有良好的投稿心态,明确自己是论文的第一责任人,在投稿中不害怕被拒、不抵触修改,一路上追求成长而非结果,也是四位分享者切身的心得体会。

针对同学们就论文所作的分享和提出的困惑,刘倩老师和常晓燕老师做了总结和解答。至此,本次读书会顺利结束。

撰稿:刘睿扬

审定:任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