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研”读书会】“笃研读书会”第四十六期活动顺利举行

日期:2022-06-13 作者: 点击:[

2022年6月12日晚,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笃研”读书会第四十六期交流活动在大学生活动中心602室举行。来自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三十余位师生参加了此次读书会。基于让大家学习“如何撰稿、如何修改论文、如何发表论文”的初心,“笃研读书会”尝试举办三期“论文分享会”,让已发表论文的同学依次分享论文写作的心得体会,以便让大家在论文写作方面有所提升。

本次读书会为“论文分享会”的第三期,四篇阅读材料分别是《第一次石油危机后国际政治的情境变迁》(韦进深、李芳玲,载《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21年第6期;《中国技术可借RCEP扩大日本市场》(张诚信,载《联合早报》,2022年5月);《论国际关系中的承认困境》(陈明霞,未刊稿);《“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土关系》(王四海、马可,载《人民周刊》,2022年第3期)。

在读书会主持人安凯欣对论文分享会的主题和文章内容做了简要的介绍后,李芳玲同学从理论、写作、投稿、思考等四个方面分享了她的经验和感悟。在理论来源方面,李芳玲同学《第一次石油危机后国际政治的情境变迁》一文的理论主要来源于社会学。她认为,社会学是我们学习的基础,国际政治的发展需要立足于其他科学,懂得融会贯通,可能会更具有好的创新点和写作灵感。在写作经历方面,她认为,从想法转变为文字、从文字转变为准确的文字、从准确的文字转变为精确的文章表达是不同的过程,每一阶段的成长都是质的蜕变。在投稿方面,李芳玲认为需要做到宏观把控文章字数,认真校稿,尤其是要注意易混淆词语。最后,李芳玲分享了文章完成后对于学术的思考和总结,并对写作过程中老师的悉心指导表示了真挚的感谢。在点评环节,孙秀文老师和宁彧老师就文章的理论来源、理论与文章的联系性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李芳玲同学对此一一予以回应和解答。

随后,张诚信同学分享了《中国技术可借RCEP扩大日本市场》一文的写作和投稿经历。张诚信同学认为,做学术研究应该保持长时间的观察,不应太过期待灵感迸发。此外,就报纸类文章如何正确选择刊物,张诚信同学以CGTN等媒体为例做了详细的介绍。在点评环节,孙秀文老师认为,我们在分析国际政治问题和现象时要注意非政府组织、跨国企业等非国家行为体的重要作用,这有利于拓宽相关研究的广度。

接下来,陈明霞同学从论文构思和投稿两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总结。在论文框架方面,陈明霞同学详细介绍了《论国际关系中的承认困境》一文的主要内容和分析框架。在撰写这篇论文时,陈明霞同学主要遵循提问题、猜答案、给解释这一行文逻辑。与会师生就论文中的理论本身和最终结论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和看法,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最后,马可同学分享了《“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土关系》的写作经验。她认为,写作前期的素材积累十分重要;此外,写作过程中应及时与导师进行沟通,确保文章质量。与问题解释型文章不同,时评类文章强调针对性、时效性,力求以短小的篇幅,直击要害核心。在点评环节,孙秀文老师和宁彧老师围绕不同类型文章的写作方法分别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孙秀文老师认为,时评类文章依赖于大量一手文献资料,作者在撰写的过程中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不可忽视。

在读书会的最后,针对同学们就论文所作的分享和提出的疑惑,孙秀文老师和宁彧老师做了总结和回应。孙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指出,问题解释型文章也需讲究现实意义和时效性,与此同时,文章的理论构建与现实分析不可脱节。宁老师认为论文的选题不同,研究问题不同,写作方法也不尽相同。宁老师勉励同学们多写作,多投稿,但同时守住自己的学术底线,杜绝抄袭和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

至此,本次读书会顺利结束。

撰稿:安凯欣

审定:张峻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