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鹿鸣讲堂“正德”系列第五十八讲《现代化进程中国家建构的两难抉择》学术讲座顺利举行

日期:2023-05-31 作者: 点击:[

 

2023年5月30日上午,应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邀请,中国政法大学讲座教授(A层次)、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杨阳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现代化进程中国家建构的两难抉择》的线下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副院长曾向红教授主持,校内外60余名师生参加。

讲座伊始,杨老师指出传统国家转变为现代国家需要解决的问题,即四项任务(主要从政治学角度来看,不包括经济发展),包括组织重建、规则重建、政治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权威重建。组织重建指现代性要素孕育成长到一定程度对传统组织性提出挑战,小型组织例如家,中观组织例如企业组织、社会组织,而宏观层次的组织是国家。现代组织的特点是内部结构复杂、功能单一、专门化且效率高。规则重建指模糊的规则系统为明晰的法律系统所取代,传统的社会运行依靠熟人社会建立起来的彼此约定或道德约束,规则重建就是建立现代法治秩序。政治生活方式的转变即民主政治的建立,即民众政治参与意识的不断增强迫使参与不断扩大。权威类型即从传统权威到法理型权威。不同于旧时皇位继承,领导人的产生遵从宪法和法律程序,基于法理权威。杨老师指出,现代国家在建构中,从传统到现代,必须完成这四项任务。

随后,杨老师讲到了现代化进程的复杂性,现代化是一个长时段的渐进过程。四项任务推进的一般事件顺序是:组织重建——规则调整——参与扩大——权威重建。在组织重建的进行过程中,其他过程都会出现相应的要求,因此带来过程的复杂性,即存在时间差和并行性。而且,往往在决策过程中也会陷入两难境地——该干什么?某项工作该怎么做?如何进行选择?并且,也存在效率导向与现代化基本目标的冲突。双重目标冲突可能会带来三种后果:(1)放弃民主化,回归效率目标(强国家);(2)继续民主化,冲突频发、政治动荡(弱国家);(3)协调目标冲突,完成现代国家建构。

接着,杨老师为同学们讲述了现代国家建构的两条路径。强国家和弱国家是影响现代国家建构的关键政治变量,这里的强、弱是现代化启动时国家的两种状态,分为中央集权制的“强国家”和权力分散的“弱国家”,强国家下现代化启动的政治条件包括弱化或解构国家、释放自由空间和秦晖老师所说的发展“小共同体”。弱国家下现代化启动的政治条件包括集中政治权力、形成有控制力的单一权力中心、营造统一与稳定的国内市场。弱国家的顺势现代化路径指的是现代化进程与国家统一、制度建设等现代国家建构呈同步状态;与之相较,在强国家下,国家全面垄断和控制资源,社会缺乏自主创造和发展的自由空间,所以强国家的逆势现代化指的是弱化国家控制力为经济现代化创造条件、释放社会自由空间为现代经济的建立创造条件。

紧接着,杨老师讲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弱化国家能力是中国现代化启动的前提。以晚清为例,弱化国家能力的表现有:组织重建与政治上的逐步“放权”、意识形态体系的松动与弱化以及中央权威的流失与地方实力的崛起。在晚清时期,出现了整合危机,随之而来是革命,中央权威逐步丧失,权力呈现多元中心趋势,并且社会动员能力不断下降,由此弱国家形成。因此,北洋时期之后的中国,时代主题是重建强国家、救亡压倒启蒙,中国精英社会的共识是重新实现国家统一。

最后,杨老师提及了理论上晚清时期现代化发展面临的两种选择可能性,一是从19世纪中期开始,选择以完成现代国家建构的四重任务为目标,以渐进式制度创新,增强体制对日益增强的政治参与愿望的吸纳能力,不断扩大政治民主和社会自由增量,最终实现现代政治文明的建构任务。但在这过程中可能要忍受“积弱积贫”及不稳定带来的社会普遍性不安全感。二是暂时放弃民主政治目标,专注组织建构(国家建构)的单一目标,通过适当的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造克服整合危机,实现政治上的长期稳定。不过,这可能将现代国家建构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得不延宕。

最后,罗轶轩老师对本次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杨阳教授对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工作的支持表达衷心的感谢。

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供稿:杨嘉露

图片:江楠、王子寒

审定:罗轶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