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文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2021年学术年会暨“百年变局中的世界与中国”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

日期:2021-07-13 作者: 点击:[

 

会务指南

尊敬的各位与会代表:

您好!欢迎来到兰州大学参加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2021年学术年会暨“百年变局中的世界与中国”学术研讨会。2021年7月16日(周五)全天报到,17日全天会议(含常务理事会),18日博士生论坛和学会党建活动,19日离会。

住宿安排

兰州饭店

地 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西路486号

电 话:0931-8416321

报到事宜

l7月16日到达兰州的外地专家学者,在兰州饭店一楼大堂报到;

l会议纸质邀请函及相关会议材料在报到时领取;

l抵达兰州大学、兰州饭店交通路线可参考:

1.中川机场兰州大学站

方案(1)乘坐机场巴士,到兰州大学站下车,约1小时车程。

方案(2)乘坐中川机场—兰州火车站城际铁路,到兰州火车站(非兰州西站)下车,约50分钟车程。

方案(3)乘坐出租车到兰州饭店,约70分钟车程,车费约300元。

2.兰州西站(高铁站)兰州大学站

方案(1)步行约250米到兰州西站北广场站(C口),乘坐地铁1号线,途经8站约20分钟车程,到兰州大学站(D口)下车。

方案(2)在站内乘坐1路公交车,途经14站约55分钟车程,到兰州大学站下车。

3.兰州火车站兰州饭店

兰州火车站距与兰州饭店之间的直线距离约1.9公里,可乘坐出租车(车费约10元),或步行前往。

如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在兰州车站乘坐131路、16路、1路或10路公交车,途经2站,到兰州大学站下车。下车后天水路向北步行约380米(兰州大学斜对面),即到兰州饭店。

4.兰州大学兰州饭店

机场巴士兰州大学站下车点(位于兰州大学城关校区西门对面)与兰州饭店之间的直线距离约300米,建议步行前往。

图兰州大学周边示意图

其它事项

l兰州地处内陆地区,早晚温差较大,建议携带薄外套,以免着凉。

l7月17日8时10分在兰州饭店大厅集合,由工作人员步行引领至逸夫科学馆参会(如遇大雨或暴雨,会务组将安排车辆接送)。参会代表也可以按照步行路线图(如下)先行在校园里散步,熟悉路线:

路线图:兰州饭店——兰州大学城关校区逸夫科学馆

l7月17日下午议题研讨会共设置五个分会场,请务必明确您所在的会场位置。若有主持或评议,请您同时确定相关会场位置。

l7月18日上午参加党建的与会人员,出发请于早8点30分在兰州饭店门口集合,待考察学习结束后,返回请于午11点30分准时在甘肃省博物馆正门集合

会议议程

2021717日

08:30-09:30

开幕式

地 点

兰州大学城关校区逸夫科学馆报告厅

主持人:曾向红(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副院长、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教授)

1、致欢迎词

沙勇忠(兰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2、承办方介绍兰州大学国际政治学科建设

汪金国(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院长)

3、国际政治究专业委员会年度工作报告

陈志敏(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复旦大学副校长)

09:30-10:00

合 影

地 点

兰州大学城关校区逸夫科学馆报告厅楼前

10:00-11:20

主旨演讲

(每人20分钟,提问与讨论20分钟)

地 点

兰州大学城关校区逸夫科学馆报告厅

主持人:蔡拓 (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授

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名誉所长)

演讲人


1、秦亚青(外交学院原院长、山东大学讲席教授)

2、李晨阳(云南大学常务副校长、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3、杨 (兰州大学原副校长、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所长、教授)


11:20-12:20

工作午餐(兰州大学城关校区丹桂苑2楼)

12:30-13:20

际政治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会

地 点

兰州大学城关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502

主持人:陈志敏(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复旦大学副校长)

分会场讨论

分会场一:百年变局中的世界秩序(上半场)

时 间:13:30—15:00

主持人:方长平(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

评议人:魏志江(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所长)

席来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河南师范大学世界和平与发展研究院院长、特聘教授)

地 点:兰州大学城关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502

备 注:每位发言人限时7分钟

发言人

单 位

发言题目

戴长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

百年变局中的全球治理新趋势

李 强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

全球气候治理中的中国角色

杨卫东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国际秩序:危机及对中国的影响

李燕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俄智库与媒体对当前国际格局与大国关系的评论

晋继勇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教授

世界卫生组织的治理结构改革

陈小鼎

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副院长、兰州大学上海合作组织中心主任/教授

后疫情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构建的新挑战与新应对

汤 蓓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副研究员

全球疫苗与免疫治理: 问题、制度与国际组织

朱海燕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

百年大变局下日美同盟的新动向

王海滨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中俄战略协作

高婉妮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兰州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

麦克斯韦妖vs.金苹果:新千年的全球失序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焦健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后、讲师

莫迪执政时期印台安全关系探析

会间休息:15:00-15:15

分会场一:百年变局中的世界秩序(下半场)

时 间:15:15—16:45

主持人:李鼎鑫(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战略研究处处长/研究员)

评议人:戴长征(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

李 强(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

地 点:兰州大学城关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502

备 注:每位发言人限时7分钟

发言人

单 位

发言题目

席来旺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河南师范大学世界和平与发展研究院院长/特聘教授

百年变局与世界秩序重塑

马 勇

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教授

伊朗在阿富汗和平和解进程中的作用评析

杨 娜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对全球公共产品属性的再思考——以新冠疫苗供应为例

曹文振

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中美战略博弈

李群英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

试析美国印太战略的发展演变及未来趋势

李慧明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百年变局下中国与世界的复合生态关系与中国的责任担当

朱世龙

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百年变局下中以(色列)科技创新合作的策略优化研究

戚 凯

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副教授

中美战略竞争与“长臂管辖”冲突

宋浩敏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编审

新冠疫情对“一带一路”重点合作领域的影响及对策

汪 滨

华中师范大学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副教授

拜登政府台海政策:模糊化的再建构

分会场二:百年变局中的中国外交(上半场)

时 间:13:30——15:00

主持人:郭树勇(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教授)

评议人:丁金光(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贺 鉴(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云南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

地 点:兰州大学城关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602

备 注:每位发言人限时7分钟

发言人

单 位

发言题目

门洪华

同济大学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院长/教授

国际统一战线与中共百年辉煌(1921-2021年)

胡宗山

华中师范大学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院长/教授

中国共产党百年对外交往的经验、特色与哲学鉴思

刘雪莲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

打破国强必霸的逻辑: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道路选择

王志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所长/教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问题导向、理论逻辑与实践平台

丁韶彬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百年变局中的中国外交走向

梁凯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百年变局中的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思考

邱丹阳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新发展格局视域下中国外交的战略选择

赵长峰

华中师范大学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教授

习近平的“伟大斗争”思想与中国外交

马国林

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副教授

污名化、自传性与西方涉华人权话语中的“文明标准”

李益斌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副教授

五眼联盟与中国新时期的国际环境

张 雪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中国国际组织外交的挑战与应对思路

会间休息:15:00-15:15

分会场二:百年变局中的中国外交(下半场)

时 间:15:15——16:45

主持人:门洪华(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同济大学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院长、教授)

评议人:刘雪莲(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

梁凯音(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地 点:兰州大学城关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602

备 注:每位发言人限时7分钟

发言人

单 位

发言题目

郭树勇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院长/教授

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国际传播

蒲 俜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中国的联合国外交能力建设

丁金光

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中国环境外交发展的三大阶段及其成就

贺 鉴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云南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百年大变局背景下的中国海洋话语权

李 丹

厦门大学教授

百年大变局背景下中国的全球伙伴外交

郭学堂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国际关系学系教授

百年变局中的中国国际战略与外交选择

张根海

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区域国别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背景下新加坡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分析

钟龙彪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教授

在世界大变局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叶淑兰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

大国外交话语权:生成逻辑和历史考察

李小圣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习近平对非思想研究

席金瑞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 讲师

“一带一路”背景下马来西亚对华舆论变化及原因探析

分会场三:百年变局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与教学研究(上半场)

时 间:13:30——15:00

主持人:肖 晞(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院长、

教授)

评议人:武心波(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刘昌明(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地 点:兰州大学城关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706

备 注:每位发言人限时7分钟

发言人

单 位

发言题目

袁正清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中国与国际规范创新

张胜军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政治化与后疫情时代全球治理

熊李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从第三方合作到伙伴国市场进入:基于目标与效果的分析

钮维敢

北京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公共外交与冷战后资本主义阵营支持的“颜色革命”

曹亚斌

西北师范大学副教授

全球时代的边疆治理:新特质、新结构、新空间

张东宁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

百年变局中霸权体系再衰落研究

刘 静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新自由主义在建构和解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作用及启示

王 伟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国际秩序的种族主义分析

赵思洋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国际政治系副主任/副教授

国际关系理论的艺术转向与中国学派的前景

宋国华

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疫情冲击背景下的内陆地区互联互通:重庆的视角

韦进深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副教授

国际议程设置的竞争策略与大国关系调整

会间休息:15:00-15:15

分会场三:百年变局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与教学研究(下半场)

时 间:15:15——16:45

主持人:袁正清(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评议人:张胜军(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所长、教授)

陈小鼎(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副院长、兰州大学上海合作组织中心主任/教授)

地 点:兰州大学城关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706

备 注:每位发言人限时7分钟

发言人

单 位

发言题目

刘长敏

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周边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关于当前国际关系教学和人才培养

的几点思考

刘贞晔

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的互动:一项思想史的考察

王树春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深度学习理论与“金课”建设——以《俄国国情与对外政策》课程建设为例

郑雪飞

河南大学教授

试论国际关系学科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

姚 璐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

全球治理转型中的“国家韧性”

武心波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一个世界两个体系:从启蒙、冲突到互鉴

刘 丹

北京邮电大学数字经济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

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索

海泽龙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两岸关系与青年发展研究院院长/讲师

理论与实践:国际政治视野中的青年政治学

陈一一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副教授

国际关系经验分析中的分析层次选择研究

殷思孟

大连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

地方类外语类院校区域国别研究与人才培养:特色、问题与路径——以大连外国语大学为例

分会场四:百年变局中的区域国别研究(上半场)

时 间:13:30——15:00

主持人:刘贞晔(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评议人:阮建平(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杨守明(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地 点:兰州大学城关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802

备 注:每位发言人限时7分钟

发言人

单 位

发言题目

夏立平

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

院长/教授

美国人工智能战略演变与比较

胡文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宣传部党委

常委、宣传部长/教授

美国对蒙古民主援助的动因与特征

郑华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欧盟科技外交发展战略研究

闫兴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闽台研究院

副院长/副教授

百年变局中的台湾地区民粹主义思潮研究

王学礼

吉林大学、《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编辑部副教授/编辑

一战前夕俄国的外交

张少冬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副教授

新时代国际秩序观及实践研究

王冰

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讲师/一级翻译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对中国-中东欧矿业与钢铁合作的影响及对策

赵懿黑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中美竞争背景下中等国家的科级政策——以韩国为例

程铭

东北林业大学讲师

战后日本对地缘政治学研究的发展与方向

沙莎

云南财经大学讲师

百年变局下中国跨界民族及边疆治理的重塑

会间休息:15:00-15:15

分会场四:百年变局中的区域国别研究(下半场)

时 间:15:15——16:45

主持人:夏立平(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教授)

评议人:晋继勇(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教授)

胡文涛(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长、教授)

地 点:兰州大学城关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802

备 注:每位发言人限时7分钟

发言人

单 位

发言题目

阮建平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副院长/教授

美国进行大国竞争的联盟塑造

杨守明

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新时代中国外交话语体系的知识结构要素与实践功能

安成日

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透过表象看本质:美国媒体与政府是联动还是各自独立?——读程早霞著《美国传统主流媒体与中国西藏》

郭锐

贵州师范大学瑞士研究

中心主任/教授

在微妙之中找准定力——新形势下的中瑞关系分析

金龙云

长春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副院长/副教授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与精英政治

江涛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

中美战略竞争背景下德国对华政策与中国的应对——基于“两个中间地带”理论的分析

沈予加

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研究员

地区互动视角下的南太与东南亚

王媛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国际政治系

副教授

美国的区域国别研究政策

许嫣然

中国人民大学讲师

百年变局中的区域国别研究

李亮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兰州大学

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讲师

美军撤离后上海合作组织深入参与阿富汗事务的前景研究

分会场五:百年变局中的国际与地区安全研究(上半场)

时 间:13:30——15:00

主持人:余 丽(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评议人:黄凤志(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

段 霞(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

教授)

地 点:兰州大学城关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804

备 注:每位发言人限时7分钟

发言人

单 位

发言题目

仇华飞

同济大学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教授

美国海洋同盟体系演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刘文祥

湖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特朗普政府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研究

杨原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理论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超越“确保摧毁”——核武器数量、承诺可信度与核威慑原理

封永平

武汉大学副教授

意识形态与美国对华冷战逻辑

薛亚梅

空军预警学院副教授

大变局下中国西北周边外交的策略选择

张继业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国防保守主义与美国对华全面战略竞争

隆德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副教授

美国经济制裁中的联盟管理困境

杨辰博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兰州大学

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副教授

内战扩散与第三方调停介入的关联性

肖玙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

中意共建“一带一路”的机遇、风险和挑战

桑溥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兰州大学

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讲师

国家视阈下周边安全的多重相对意涵

宁彧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兰州大学

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讲师

霸权治理:美国“跨撒哈拉反恐伙伴关系”的内在逻辑与现实困境

会间休息:15:00-15:15

分会场五:百年变局中的国际与地区安全研究(下半场)

时 间:15:15——16:45

主持人:胡宗山(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华中师范大学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院长、教授)

评议人:李宝俊(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高英彤(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

地 点:兰州大学城关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804

备 注:每位发言人限时7分钟

发言人

单 位

发言题目

余丽

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副院长/教授

安全对自由的优先: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的国家属性

赵立新

延边大学人文学院国际政治系

副院长/教授

百年变局下的中朝、中韩关系思考

魏志江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所长/教授

百年变局中国际关系研究的“亚洲视角”转型-兼论滨下武志的“亚洲地域”研究

王晓波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国际政治系教授

百年变局中朝鲜半岛地缘战略地位的重要性

李敦球

曲阜师范大学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

主任/教授

百年变局下东北亚地缘政治的挑战与韩国地缘困境

姜红明

武汉城市学院思政课部教授/主任

中阿接壤地区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朴东勋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国际政治系副教授

朝鲜半岛局势变化及中国的战略应对

李家成

辽宁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院副教授

最大灵活的务实接触:拜登时期美国对朝政策解析

朴龙国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国际政治系副教授

百年变局中韩国的战略选择和中韩关系

张维维

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讲师

印度与阿富汗塔利班的关系:历史、特点与前景

16:45-17:00

返回主会场

17:00-18:20

闭幕式

地 点

兰州大学城关校区逸夫科学馆报告厅

主持人:苏长和(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教授)

(一)各分会场代表进行大会交流(分论坛汇报5分钟)

(二)大会总结

陈 岳(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三)监事讲话

李永辉(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监事、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四)下届年会主办单位陈述

刘 磊(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助理、教授)

(五)年会闭幕

18:40-20:00

工作晚餐

地 点

兰州饭店中楼一厅

2021718日

际政治究专业委员会博士生论坛(上半场)

时 间:08:30——10:10

主持人:李 捷(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教授)

评议人:熊李力(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杨卫东(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

地 点:兰州大学城关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502

备 注:每位发言人限时7分钟

发言人

单 位

发言题目

钱泓住

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

大国外交中地方政府参与模式的探讨

古力加马力·阿不力孜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权力下放与分离主义——以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的权力下放为例

孙洪刚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公共卫生外交的发展、经验与思考

张成新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

欧盟科技外交发展战略研究

刘博文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

国际承认、国内政治与大国地位追求的策略选择

邢亚杰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

认知、认同政治与国际间互动的选择

方炯升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博士研究生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中国外交官能力建设机制分析

景 璟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

变革中的成长:全球治理转型中的国家韧性构建

翟化胜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

欧洲女性领导人的领导风格及其效能:分析框架与案例研究

陈明霞

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博士研究生

论国际关系中的承认困境

吴汉汶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

“后容克”时代的欧盟气候行动与中欧气候治理命运共同体构建

会间休息:10:10-10:25

际政治究专业委员会博士生论坛(下半场)

时 间:10:25——12:00

主持人:焦一强(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教授)

评议人:马勇(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教授)

王志民(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所长、教授)

地 点:兰州大学城关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502

备 注:每位发言人限时7分钟

发言人

单 位

发言题目

李虎平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大国博弈与中亚地区安全公共产品供给———兼论中国的战略选择

朱文悦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

俄罗斯跨国油气公司海外油气投资外源性风险研究

杨雯晶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俄罗斯自由贸易协定战略探析

杨双梅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

欧亚大陆无公认非国家行为体的演进及其内在动力

徐冰娜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规范性力量视角下欧盟对中亚的教育发展合作

董雅娜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

美国与阿富汗政党政治:重建中的发展与困境

顾嘉伟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

克制还是扩张?——崛起国周边区域主导权竞争中的战略中道

秦渝斌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

美国战略收缩中的国会因素——基于尼克松、特朗普政府亚(印)太政策的比较分析

邓凯帆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美国对中国科技发展模式的考察与对华科技竞争

姚 乐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

战略伙伴网络支持下的对冲策略——以法国印太战略为例

王 雨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百年变局中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陈秋丰

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从跟随到变革:中国共产党百年对外交往哲学的演进

2021718日

08:30-12:00

党建活动(参观甘肃省博物馆)

集合地点

兰州饭店一楼

20217月19日

离会

参会嘉宾名单

姓 名

职务和职称

沙勇忠

兰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秦亚青

外交学院原院长、山东大学讲席教授

李晨阳

云南大学常务副校长、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杨 恕

兰州大学原副校长、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所长、教授

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会成员

(按姓氏拼音首字母顺序排列)

姓 名

职务和职称

安成日

常务理事、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蔡 拓

副理事长、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

曹亚斌

理事、西北师范大学副教授

陈 岳

荣誉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陈志敏

理事长、复旦大学副校长/教授

仇华飞

常务理事、同济大学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教授

戴长征

常务理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

丁金光

常务理事、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段 霞

常务理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教授

方长平

副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

封永平

理事、武汉大学副教授

高英彤

常务理事、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

郭树勇

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教授

郭学堂

理事、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国际关系学系教授

贺 鉴

常务理事、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云南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胡文涛

理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长/教授

胡宗山

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华中师范大学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院长/教授

黄凤志

常务理事、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

晋继勇

理事、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教授

李宝俊

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李洪波

理事、重庆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李家成

理事、辽宁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院副教授

李 强

常务理事、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

李群英

理事、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

李永辉

监事、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李鼎鑫

常务理事、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战略研究处处长/研究员

梁凯音

理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刘昌明

常务理事、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刘 静

理事、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刘蔚然

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编辑部编辑

刘雪莲

常务理事、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

刘长敏

理事、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刘贞晔

副秘书长、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马 勇

理事、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教授

门洪华

常务理事、同济大学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院长/教授

钮维敢

理事、北京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蒲 俜

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邱丹阳

理事、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阮建平

常务理事、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宋国华

理事、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汤 蓓

理事、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研究员

汪 滨

理事、华中师范大学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副教授

王树春

常务理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王文余

常务理事、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王晓波

理事、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

王 媛

理事、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国际政治系副教授

王志民

理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所长/教授

魏志江

常务理事、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所长/教授

武心波

常务理事、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夏立平

常务理事、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教授

肖 晞

副秘书长、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院长/教授

熊李力

理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杨守明

理事、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杨卫东

理事、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

叶淑兰

理事、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

余 丽

常务理事、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袁正清

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张东宁

理事、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

张建新

常务副秘书长、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副书记/系主任/教授

张胜军

常务理事、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所长/教授

赵思洋

理事、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国际政治系副主任/副教授

郑雪飞

理事、河南大学教授

朱世龙

理事、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理事会以外的与会专家

(按姓氏拼音首字母顺序排列)

姓 名

职务和职称

曹文振

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程 铭

东北林业大学讲师

丁韶彬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郭秋梅

贵州师范大学教授

郭 枭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编辑

郭 锐

贵州师范大学瑞士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海泽龙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两岸关系与青年发展研究院院长/讲师

侯聪睿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辑

贾付强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教授

江 涛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系副主任/副教授

姜红明

武汉城市学院思政课部主任/教授

焦 健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后/讲师

金龙云

长春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李 冰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李 丹

厦门大学教授

李敦球

曲阜师范大学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李慧明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李 燕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李小圣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刘 丹

北京邮电大学数字经济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

刘丽坤

聊城大学讲师

刘文祥

湖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刘 磊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助理/教授

刘 芳

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教授

隆德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副教授

马润凡

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朴东勋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国际政治系副教授

朴龙国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国际政治系副教授

戚 凯

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副教授

任中义

郑州大学副教授

沙 莎

云南财经大学讲师

沈予加

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研究员

宋浩敏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编审

孙国强

河北金融学院教研室主任/讲师

王 冰

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一级翻译

王海滨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

王 伟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王学礼

吉林大学、《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副教授

王 彦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国际政治系副教授

席金瑞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讲师

席来旺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河南师范大学世界和平与发展研究院院长/特聘教授

肖 玙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

许嫣然

中国人民大学讲师

薛亚梅

空军预警学院副教授

闫 兴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闽台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

杨 娜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杨 原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理论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姚 璐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

殷思孟

大连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

喻 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智库成果出版中心常务副主任/副编审

张根海

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区域国别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张 雪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张继业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张少冬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副教授

赵立新

延边大学人文学院国际政治系副院长/教授

赵懿黑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赵长峰

华中师范大学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教授

郑 华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钟龙彪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教授

朱海燕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

主父笑飞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编审

兰大教

姓 名

职务和职称

姚志海

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党委书记

汪金国

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院长/教授

曾向红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副院长/教授

陈小鼎

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副院长、兰州大学上海合作组织中心主任/教授

焦一强

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教授

李 捷

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教授

马国林

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副教授

韦进深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副教授

高婉妮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兰州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

陈一一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副教授

杨辰博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副教授

孙秀文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副教授

李益斌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副教授

宁 彧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讲师

桑 溥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讲师

李 亮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讲师

张维维

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兰州大学阿富汗研究中心讲师

王术森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讲师

博士生代表

(按姓氏拼音首字母顺序排列)

姓 名

单 位

陈秋丰

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博士生

邓凯帆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

董雯千

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

董雅娜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

方炯升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

古力加马力·阿不力孜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博士生

顾嘉伟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

景 璟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博士生

李虎平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博士生

刘博文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

钱泓住

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

秦渝斌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

孙洪刚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王 雨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吴汉汶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硕士生

邢亚杰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博士生

徐冰娜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

杨博宇

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

杨双梅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

杨雯晶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博士生

陈明霞

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博士生

姚 乐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

翟化胜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

张成新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

朱文悦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

 

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和良好声誉。现有城关、榆中2个校区,校园面积3544.32亩。

学校创建于1909年,始为甘肃法政学堂,是中国西北地区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高等学校。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兰州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在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被确定为国家14所综合性大学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入选“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2002年和2004年,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医学院先后并入和回归兰州大学。2017年,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在11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守在西部、奋斗为国家,走出了在经济待发达地区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奋进之路,创造了化学“一门八院士”、地学“师生三代勇闯地球三极”、中科院“兰大军团”、隆基兰大合伙人等享誉国内外的“兰大现象”。

学校按照“兴文、厚理、拓工、精农、强医”的学科发展思路,着力构建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现有4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涵盖了12个学科门类,是具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高校之一。有2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4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数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和生态学、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物学、农业科学以及社会科学总论等1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勤奋、求实、进取”的优良学风,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不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首批设置文、理科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首批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高校,是我国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19所高校之一。现有本科生20121人,硕士研究生12253人,博士研究生3161人。有103个本科专业,1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有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3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2万余名校友以浓郁的家国情怀、独特的坚守奋斗,赢得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勤奋实干”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毕业生荣膺两院院士、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者数量均名列全国高校前茅。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世界44个国家和地区的221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牵头成立的“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成员总数达173个。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建有3所孔子学院。与美国德雷塞尔大学合作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合作办学项目。

面向未来,兰州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发扬“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奋斗,致力于在中国西部大地奏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磅礴乐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

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的历史,可追溯到1998年成立的兰州大学国际政治系。2004年,国际政治系合并为政治与行政学院。2008年,政治与行政学院同时并设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年,按照教育部有关985高校独立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要求,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建制撤销,政治学与国际关系专业教师分流。2018年6月,兰州大学校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成立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

学院现有政治学系和国际政治系两个教学单位,设有国际政治、政治与行政学两个本科专业,拥有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并与历史文化学院、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共建世界民族与国际政治博士点方向,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博士点方向。目前,学院已形成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学科建设成效明显,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较好的学科支撑。2011年,国际政治专业被甘肃省确定为特色专业;2012年,国际政治专业被甘肃省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2019年,政治学被甘肃省确定为省级重点一级学科;2020年3月30日,政治学增列为一级学科硕士授权方向,可自主设置相应的二级学科。截止2021年1月,学院在读本科生182人(含留学生);在读中国研究生56人,留学生35人。

学院现有教师38人,专任教学科研人员31人,其中教授8人,青年研究员1人,副教授10人,讲师12人。1名教师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名教师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2名教师入选甘肃省“飞天学者”,2名教师入选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多名教师有在驻外使馆和国外孔子学院工作的经历,且在中国政治学会、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中俄关系史研究会、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中方工作组等全国性学术组织中任职。此外,多名教师还受邀担任Journal of World Economic Research、《世界经济与政治》《当代亚太》《外交评论》《国际政治科学》《国际安全研究》《南亚研究》《俄罗斯研究》和《国际展望》《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期刊的审稿专家或编委。

在学术研究方面,学院坚持以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持续推进“三个结合”:坚持地方特色和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坚持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相结合。在此理念指导下,学院的科研研究成果丰硕,特色明显。迄今,学院的中亚研究、反恐研究、上海合作组织研究、反分裂研究、西部政治发展研究等研究方向,不仅在学术界享有良好的学术声誉,而且为国家和地方相关战略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

为支撑和促进学院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学院着力推动基层科研机构的巩固和完善。2012年,学院所属的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为教育部首批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2017年,挂靠学院的兰州大学阿富汗研究中心进入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2019年6月,学校批准成立兰州大学国家安全研究中心;2020年3月,学校批准成立兰州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同年7月,学校批准成立兰州大学土库曼斯坦研究中心。另外,学院还设立了政治发展研究中心、科技外交研究中心等相关研究机构。迄今,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已成为国内外享有高学术声誉和知名度的高校智库。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于1994年3月,是国内较早建立的中亚问题研究机构。自建所之日起,研究所就以维护国家西北边疆安全、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为宗旨,以为党和国家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建议和培养专门研究人才为主要目标。2011年,我所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别与区域发展培育研究基地,2017年我所申报的“阿富汗研究中心”成功进入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2015年以来,我所还先后被“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新疆智库成员、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中俄战略协作高端合作智库吸纳为理事单位。

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努力,中亚所逐渐形成了三大研究方向:中亚及上海合作组织研究、反分裂理论及新疆问题研究、反恐怖主义研究,研究工作兼顾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已成为为国家重大需求建言献策的重点咨询单位,研究所的相关专家还被国家反恐办、中央新疆办等部门聘为政策咨询专家。

通过努力,中亚所已赢得了良好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声誉。2017年12月,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以智库建设的优异成绩入选“2017年度中国智库综合评价核心智库”榜单和入选中国大学智库100强。2018年9月,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2018》中,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位居“一带一路”高校智库影响力排名第4位。2019年11月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智库建设与评价高峰论坛发布了《全球智库评价研究报告(2019)》,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入选“一带一路”研究特色智库名单。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践行兰州大学“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全力支持中青年学者的成长,且于近年来明显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致力于打造一支具有竞争力和良好学术声誉的科研团队。在兰州大学的大力支持和科研人员的努力奋斗下,中亚所有望在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亚问题研究、西部地区安全稳定研究等领域继续产生高水平研究成果,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高端智库。

特别说明:

本会议手册为定稿版。未尽事宜可联系会务组进行咨询。

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15321040289;

邮箱:gjzz2021@163.com